信息公开清单目录
学校概况
招生管理
学生管理
财务管理
规划计划
教学教研
教师管理
教学质量
体育
美育
劳动教育
校园安全
教学质量

【职业培训】构建产训育人新模式,共建产训一体育人环境

【来源:】 【发布人:戴婷婷】 【发布时间:2023-10-22】 【点击量: 字体大小

构建产训育人新模式,共建产训一体育人环境

滁州市应用技术学校通过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、共建产训一体育人环境、创新产训育人模式、校企联动发展等举措,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

一、实施背景

国家政策:2019年国务院印发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,要求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,用5到10年时间,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,推动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产教深度融合的类型教育转变,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,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。

二、主要做法

1.上课即上岗——创新产教融合、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

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对接,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学期界限、校企界限、场地界限,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开展教学。学徒身份使学生对专业、行业的理解认识更深,学专业、干事业的感情更深。校企双方合作开设培训课程,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培训相结合,更注重“工作体验”“做中学”,使学生上岗前得到良好锻炼,提前掌握职业技能,提高职业素养,实现“零距离上岗”。

2.考试即考证——创新学徒制与职业资格融通的评价制度

为了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,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,真正做到学有所用,专业对口高起薪就业。

3.紧密对接市场需求,重塑专业群课程体系

课程体系设置上,立足新一代信息技术,紧密对接产业链,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,分析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,总结出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长期发展的核心课程。对岗位技能进行细分,指导相关核心课程的建设,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校企合作教材。利用对最新技术的掌控同步更新教学资源,最大限度淡化与现行知识滞后的问题。

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作岗位适应能力,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。学生先在学校教师的帮助下,完成人文素质课程、技术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;在企业资源的帮助下,进行大量的实训操作和反复的技能训练,从而达到能基本掌握相关设备的检测、调试、组装、维护等能力。学生毕业后可以将知识直接对应到岗位,为其就业和长期发展增加了竞争力。

4.改革实践教学,变身课堂为“流动车间”

目前,学校开设13个中专专业,和滁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3个“3+2”大专专业,优势特色专业包括机电技术应用、作物生产技术、电子商务等。现有1个省级名师工作坊,2个省级示范专业,2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,4栋实训楼、87个专业实训室,真正做到“将课堂建在车间,将车间建成课堂”,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得一技之长。

5.升级校企合作,培养“00后”能工巧匠

近年来,学校通过引企入校、“订单式”培养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模式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加速学生理论向技能、技能向实践的转化进程。除了与京东集团共建京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、京东电商学院等,学校还与全柴集团、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等44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为这些企业源源不断输送优质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。2021年7月荣获京东校企最佳合作院校奖。2021年1月,学校荣获合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020年度人力资源“蓄水池”十佳合作院校。2022年5月,被评为滁州市五一劳动奖状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、滁州市实习管理先进单位。

三、经验总结

经过一整套方案的实施,产生了以下标志性成果:一形成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工程项目;二开创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;三树立深度校企合作典型模范,引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。

四、创新点

通过引企入校、订单式培养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模式,构建了一套学校特殊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,加速了学生由理论向技能、由技能向实践的转化进程,对学生的实干精神和职业品质培养也十分有利。通过这种引进名企入校,学生进企,借助“京东”等合作企业品牌,扩大招生吸引力,破解招生难题。通过学校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工程,让学生在学校时能学到将来入企需要的实践技能和知识。学生毕业进入企业,受企业欢迎,真正让学生做到对口就业、高质量就业。

五、存在问题

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。目前学校校企合作有了较好较快的发展,但是在校企合作的广度、深度等方面不够深入,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规划,校企合作的内容方式有待进一步深化,校企合作机制需进一步优化。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学校管理规定、企业的培训模式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;因合作周期过长双方可能出现懈怠,导致项目不能实现预计效果;可能会因政策变化和学校发展重心转移导致项目搁浅和停滞。

六、下一步打算

1.坚持职业教育发展规划,统一思想,把此项目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。

2.严格执行并完成计划书各个时间节点规定的内容,纳入年末总结考核。

    3.排除干扰,保持基地各项业务正常进行,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,在政策容许范围内不过多干涉企业日常运营。

分享到:

版权所有:滁州市应用技术学校 全椒县职业教育中心   地址:全椒县襄河镇大石潭路   联系电话:0550-5013595   技术支持:学校信息中心   邮政编码:239500  

办公时间:周一至周五 上午 7:30—11:30,下午14:30——17:30(节假日除外) 备案序号:皖ICP备11013823号-2   皖公网安备34112402000256号